【本就无法让人处理移动互联网时代前所未有的海量信息】の検索結果
一些进步派热衷于批判信息茧房,但有没有可能,人类的生理基础(他们拒绝思考这个角度,因为太“本质主义”)本就无法让人处理移动互联网时代前所未有的海量信息?
就像人类历史上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所以人类演化成倾向于高效利用热量的模式,直到最近一些年食物变得丰富,能让每个人都放开了吃,于是肥胖才成为一个问题(当然这并非肥胖的唯一原因)。
信息也是这样。当下的移动互联网能做到让绝大多数人都强制实时在线,这是以前的通讯手段做不到的,于是信息严重过剩,每个上网的人都不可避免地陷入信息过载,于是为了保护大脑不宕机炸掉,“信息茧房”,或者说选择性吸收信息,是几乎不可避免的事。
有人会反驳说,信息过剩是无用信息的过剩,优质信息的浓度被冲淡了,然而我这里并不判断信息有用无用,因为哪怕给你灌输的是全人类的思想结晶,有用得不能再有用的信息,那你也受不住,因为你是碳基生物而不是硅基生物。
当然这不代表不应该批判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各种服务平台。就像毒品沾了就很难戒掉,因为它激活生理奖赏机制的能力很强大。这些移动互联网服务的目的是持续吸引用户的注意力以最大化自己的商业利益,它们不是靠物质让人成瘾,而是像赌博一样靠培养条件反射行为来让人成瘾(也就是斯金纳箱):用无限刷新、通知红点、粉丝数、点赞数等功能给人即时刺激,再通过算法进行“养蛊”,给用户刻意推荐争议性、攻击性内容,让用户处于经常应激战斗的状态。
这是一个反直觉的点:信息茧房本身是一种防御性措施,并不会让人导向冲突,但平台不乐见这种情况,因为只有用户爆发激烈冲突,流量才能源源不断,所以平台反而会主动让用户“破茧”。
最后导致的结果是,在平台有形无形的大手操控下人人都争当炒作狗,平台自己则可以持续榨取人的注意力,转化为商业利益。
#一个猜想